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三一一回 贾母慧眼 独爱黛玉

只看原书,仿佛玉石之盟与金玉良缘两派斗来斗去。

可现实之中,贾兰却十分清楚压根就没有这回子的事。

贾母选定的一直就是黛玉!

不是因为黛玉是史老太君最亲爱的外孙女,所以得到了老太太独一份的宠爱,而是在老太太的眼里,黛玉之大气远超宝钗、湘云。

只有黛玉才是那个真真能够毫无保留地包容贾宝玉各种性子的人。

宝玉是个什么样的人?单看面相便知他是个不凡之人。

黛玉七岁入荣国府时,八岁的贾宝玉面如敷粉,唇若施脂;转盼多情,语言常笑。天然一段风骚,全在眉梢;平生万种情思,悉堆眼角。看其外貌,最是极好,却难知其底细。

最后一句“难知其底细”可谓说的极妙。

从前面的描述上看,贾宝玉长着男生女相,俗话说:“男生女相,悟性非凡,衣重六铢,晴时无弦。”衣重六铢这个词倒是在佛经《长阿含经·世纪经·忉利天品》里提到过,意思是仙佛穿的衣服。

男生女相又叫武人文相,主富贵、悟性高,受人欢迎。

单独地看,宝玉面相好则好矣,好像也不过如此,但若是横向比较一下,其中颇有深意。

唐僧就是男生女相,《西游》之中写唐僧外貌:“凛凛威颜多雅秀,佛衣可体如裁就。辉光艳艳满乾坤,结彩纷纷凝宇宙。”诚乃佛子出世,活罗汉下降,活菩萨临凡,太宗皇帝更与其拜了四拜,口称“御弟圣僧”。

所以说贾宝玉的面相不简单。

原书里,曹公写完贾宝玉的面相,紧接着来了一首《西江月》:

无故寻愁觅恨,有时似傻如狂。纵然生得好皮囊,腹内原来草莽。潦倒不通世务,愚顽怕读文章。行为偏僻性乖张,那管世人诽谤!

富贵不知乐业,贫穷难耐凄凉。可怜辜负好韶光,于国于家无望。天下无能第一,古今不肖无双。寄言纨绔与膏粱:莫效此儿形状!

真真假假,虚虚实实。

曹公这么一手反转把读者们又绕了进去,让大家都以为贾宝玉是个草包,甚至连贾兰刚开始的时候先入为主的也是这样认为。

头条文看多了,对书中之人的观感不免有些面谱化。

可是看官们别忘了,在书的开头曹公可是借冷子兴的口道出贾宝玉之不凡,乃“太平无为之世,清明灵秀之气所秉者……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,在上则不能成仁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为您推荐